首页 > 智能制造

中国制造与基础教育紧密相关 需从小培养工匠精神

www.cechina.cn2017.02.24阅读 3800

  近日,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印发《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标志着“中国制造2025”顶层设计基本完成,已全面转入实施阶段。该《指南》提出,2020年,制造业从业人员平均受教育年限达11年以上;2025年,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档数控机床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等制造业重点领域所需人才将会比2015年翻一番左右。
  中国制造大而不强,核心是创新能力不强,实质是人才不强。历数世界上各大制造业强国,无一不是教育强国。根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公布的数据,2012年美国、德国、日本、韩国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分别为12.9、12.9、11.5、11.8。我国到2020年制造业从业人员平均受教育年限达11年以上,可谓当务之急。然而,许多人却认为“中国制造”是高校和职校关心的事情,似乎与中小学没有什么关系,更不知道自己应该做点什么。


  其实,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教育法》规定的教育方针,基础教育的目的绝不是单纯地追求升学率,这个道理多数教师是非常清楚的。之所以这样偏重升学率,就是因为劳动技术教育的效果很难考核,而升学率看得见、摸得着,与教师的利益直接挂钩。本来,教育的直接目的是服务现代化,升学只是间接目的,但在利益机制驱动下,老师们将教育的间接目的当做了教学的直接目的,将教育的直接目的当成了教学的间接目的。
  我国要成为制造业强国,需要从业者具备强烈的工匠精神,这种精神需要从小培养。德国从小学四年级就开始确定学生的职业方向,初中阶段要分成文理中学和实科中学,实科中学是完全为就业做准备的;美国尽管没有实行双轨制,但从小学就开始渗透职业教育,高中阶段更是以综合性而著称。我国的高中毕业生在填写高考志愿时,多数都没有明确的专业方向,更不用说职业准备了,这正是工匠精神培养所遇到的最大难题。
  为了将我国的人口优势变为人才优势,培养和造就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充满活力的制造业人才队伍,基础教育应该适应中国制造发展的需要,高度重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劳动技术课程、通用技术课程的作用,加强制造业基础知识、能力和观念的启蒙和培养,而不能将自己置之度外。目前正在实施的6大核心素养,都与技术课程有着密切关系。也可以说,技术课程的实施应该成为基础教育改革的一个重点领域和重要研究方向。
  当前,至少有三个方面的问题值得基础教育工作者关注:
  一是确定不同阶段技术教育课程的重点。小学阶段主要是树立劳动光荣的观念,让孩子明白各类用品都是靠人生产出来的,并学会生活自理;初中阶段的劳动技术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劳动观点、劳动技能、劳动品质、劳动习惯,让学生明白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道理,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主动选择未来的职业领域,毕业时顺利完成普通高中与职业学校的第一次人生重大选择,努力成为“最好的自己”;高中的通用技术课程则重点培养学生的技术创新能力,强化学生对于技术的理解,做好迎接“中国制造2025”的心理准备。
  二是确定不同地区技术教育课程的重点。目前,我国城乡学校在办学条件上差异很大,开展劳动技术教育的条件更是有着天壤之别。城市中学师资和设备条件较好,可以开展一些简单照明线路安装、简单家具制作、简单服装设计等劳动项目;农村学校则更适合于开展植物栽培、果树修剪、家禽家畜饲养等劳动项目。为了适应我国新型城镇化的需要,国家应该加大对农村地区的办学投入,为农村学校建设工业劳动区,逐步实现城乡办学条件的等同化,努力消除农村孩子在核心素养(特别是工业素养)上的差距。
  三是开展与职业院校的合作。近年来,职业院校办学条件有了巨大改善,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3D打印、电动汽车,乃至高速动车组、大型飞机都应有尽有,这些都是一般中小学所不具备的。如果中小学能够与职业院校开展校校合作,就可以更好地促进普职融通,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